对于工厂使用的安全鞋,抗静电一般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要求,下面简单就安全鞋抗静电的测试做下说明:
在说明前,要特别指出抗静电(Antistatic)和ESD是不同的,EN ISO 20344:2011的抗静电(Antistatic)是CE认证S1等级以上必测项目,而ESD则是附加功能(同HRO,HI,CI等)。
1. 对于安全鞋和职业鞋,执行的抗静电测试做法是采用EN ISO 20344:2011,大致做法是:
① 干式做法: 将清洁干净的整鞋放入温度为(20±2)℃、相对湿度(30±5)%的干式环境中调控7天后马上测试,分别采用金属红铜板和不锈钢珠作为电极测量电阻值。
② 湿式做法:先将整鞋清洁干净,之后将其鞋底涂上导电漆并等其自然晾干,测量确认导电后将整鞋放入温度为(20±2)℃、相对湿度(85±5)%的湿式环境中调控,7天后马上测试,分别采用金属红铜板和不锈钢珠作为电极测量电阻值。
③ 干式做法和湿式做法所测量出来的电阻值均要落在抗静电要求的范围(要求:>0.1 MΩ而≤1 000 MΩ)内,方能判断具有抗静电性能。
2. 对于特殊场合(特定环境)情况下需要满足抗静电性能的鞋,执行的抗静电测试做法是采用EN 61340-4-3:2002,大致做法是:
① 特定环境1(Environmental Class 1,就是我们常说的“级别1”):先将整鞋清洁干净,之后将之放入温度为(40±3)℃、相对湿度<15%的预调控环境中调控(96~106)小时,接着取出将之放入温度为(23±2)℃、相对湿度(12±3)%的调控环境中调控(96~106)小时后马上在同样的环境下测试,分别采用金属板和金属铝箔纸作为电极测量电阻值。所测量出来的电阻值要落在抗静电要求的范围(要求:≥0.1 MΩ而<100 MΩ)内,方能判断在级别1的环境下具有抗静电性能。
② 特定环境2(Environmental Class 2,就是我们常说的“级别2”):先将整鞋清洁干净,之后将之放入温度为(23±2)℃、相对湿度(25±3)%的调控环境中调控(96~106)小时后马上在同样的环境下测试,分别采用金属板和金属铝箔纸作为电极测量电阻值。所测量出来的电阻值要落在抗静电要求的范围(要求:≥0.1 MΩ而<100 MΩ)内,方能判断在级别2的环境下具有抗静电性能。
③ 特定环境3(Environmental Class 3,就是我们常说的“级别3”):先将整鞋清洁干净,之后将之放入温度为(23±2)℃、相对湿度(50±5)%的调控环境中调控(48~53)小时后马上在同样的环境下测试,分别采用金属板和金属铝箔纸作为电极测量电阻值。所测量出来的电阻值要落在抗静电要求的范围(要求:≥0.1 MΩ而<100 MΩ)内,方能判断在级别3的环境下具有抗静电性能。